深圳中學坪山創新學校
瀏覽量: 收藏

Active Pioneer Award?三等獎
深圳中學坪山創新學校
項目地址:深圳市坪山區玉田路2號
設計機構:申都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設計團隊:鄒修洪、陳木亮、陳國棟、何健坤、趙亞青
攝影版權:白羽
專家評語-劉藝:深圳近幾年涌現了一批高水平的學校建設項目。這些學校集中體現了關于高密度節地與炎熱多雨氣候下的生態適應性。坪山學校由于造價有限,設計樸實,采用被動式節能與適宜性技術,通過常規的技術手段,達到改善室內外小環境的效能,是值得推廣的做法。
結合場地的特性以及對未來學校的思考,秉承著建設面向未來,具有開放性的校園空間,聚焦未來學校的設計標準,設計提出“書院漫步”的設計理念,擬呈現典雅端莊的“學院式”建筑風格和“前庭后院”的中國傳統園林布局。通過巧妙的規劃設計,實現傳統書院的現代演繹。
01
主動性
ACTIVENESS
作為深圳高密度發展的典型項目,設計結合中小學生活動特性,用立體書院布局模式,將師生活動場地及綠化系統脫離地面,植入建筑各層空間,打造多維立體的課外休閑活動空間,從而引導師生進行休閑交往、戶外體驗等活動。
通過設計立面遮陽、降噪構件、立體多維綠化、室內風扇、自然通風組織等策略等為綠色校園提供實施保障。另外通過設置智能照明系統、中庭智能天窗系統等主動措施,主動感知自然,實現自動調節。
本項目在整體動靜分區明確的前提下,結合噪音分析對有限的噪音進行降噪處理;對室內外環境分別進行了日照分析和采光分析,最大化采用天然采光的前提下和人工照明協調使用的解決照明;進行了室內外通風分析,保證良好的熱濕環境;結合深圳濕熱地區氣候特點,設計智能天窗和無風雨連廊,結合立體庭院綠化,打造高舒適性校園環境。
本項目通過院落式的布局,且南北朝向使建筑與建筑之間保持最好的通風采光間距,底層架空和建筑體量上的掏洞實現自然通風對流。外圍護結構聚滿足隔熱性能規范要求,立面遮陽系統和立體綠化均可減少熱量傳播,有利于節能,另外通過智能天窗等措施對庭院微氣候進行最大化的自動調節;在空調、照明和給排水系統中也進行節能設計,從而最大化降低能。
本項目通過立體綠化系統及透水地磚選材增加了地面雨水入滲量,減小地面雨水徑流量;通過設計雨水回用系統,收集雨水處理后用于項目綠化灌溉及景觀用水等;用水設備運用節水設施和技術,綠化灌溉采用節水灌溉方式,減少自來水的使用比例;室外景觀采用竹木地板等可循環裝飾材料,減低建筑隱含碳排放,降低環境負荷。?
負一層功能分區
展示空間
該空間的功能靈活度較高,可以作為學校舉辦文化展覽活動或展覽其他活動的場地。
階梯寫作區
該區域為負一層與上層連接的主要通道,一側是行走的臺階,而另一側設置了學生課后可以停留的坐凳和寫作業的平臺。
中庭空間
該區域為多功能交流區,環形坐凳的形式既有靜態的休閑交流功能又可以滿足學生在內穿梭、追逐、動態交流的功能。再輔以葉片特色雕塑增加空間層次感的縱向景觀,以及地面的名言標語增加空間趣味性。
一層功能分區
入口廣場
該區域有著重要的集散人群功能,也是小學生放學等候的主要區域,入口兩側設置了兩排喬木,增加遮陽的空間。
小學部架空層
該區域分為活動區與閱讀交流區兩個空間,并且以環形跑道串聯;多樣的知識主題以特色形式融入不同的空間中,例如設置了特色數字和英文坐凳的閱讀空間和有天文學地面元素的活動空間,體現了寓教于樂的設計理念。
二層功能分區
行政樓前廣場
周圍分別?相鄰行政樓、小學教學樓?及運動場,是一個重要的?交通節點,在此增加中式?景觀以提升校園形象。
中心庭院
海綿城市科普園:該區?域周圍分別相鄰行政樓、?中學教學樓、教科硏培?訓中心及運動場的一個?交通節點也是一個重要?的視覺節點,沿用建筑?設計提出該區域是水體?的形式,為學生、教師?提供一個戶外休閑、生?態探索的水體景觀節點中引導學生學會探索,學?習與實踐并重。
操場區
該區域考慮基本的運動場地功能,在?邊角位設置器械活動場地,場地邊緣?盡量增加綠化使空間更有活力,并盡?量滿足基本功能需求。
五層功能分區
五層露臺
延續整體的折線?形式排列擺放疊級景觀坐凳及?寫作業平臺。學生可以在這里?進行多樣的娛樂活動或者學習,?增加了空間的趣味度。
屋面層功能分區
行政中心
行政樓頂層:該區域為老師的?場地。采用現代中式設計手法,?曲折蜿蜒的步道擴大該區域的空間感,同時景觀節點與停留點相呼應,增加空間景觀多樣性。
小學部屋面
該空間利用率較低所以?采用簡單化的設計,景觀以綠化灌木為主。
中學部屋面
中學與小學部屋面教學區:?屋頂考慮設置田地、天文觀景點、植物種植地進行多種有特?色和針對性的戶外教學,設計?中以折線變化的園路以及帯有?微地形的景觀滿足小學生好奇、?愛玩的心理需求,并且采用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通過學生體驗蔬菜種植,對植?物的親身接觸認識、采用天文?觀景儀器進行觀察,讓學生了?解、探索、熱爰自然,增強學生們的實踐動手能力。
體藝樓屋面
設計了形式簡潔開敞的?草坪空間,對應不同使用要求。同時設置?了休息座椅供師生們休息。
課室及走廊
小學部部分樓層采用“一房一廳”的空間布局方式,組團包含普通教室,專業教室,教師休息空間,班級活動空間,通過加寬走廊和活動隔斷實現教室與走廊的空間連通,將走廊空間納入“泛教室”空間。
普通教室與專業教室利用中庭,加寬廊道、庭院同層緊密布置,有效提高學生各類型課堂便捷性。靈活可移動的模塊式家具和連結上下兩層的挑空空間,為師生提供開放、靈變、交互的空間,使學校教育場地變成一個互通互聯的學習共同體。
競賽其他獲獎作品將于近期在“Active House”微信公眾平臺公布,敬請期待。



▲2021?Active?House?Award?|?一等獎?|?中國農業大學體藝中心項目
▲2021 Active House Award 獲獎作品 | 東莞松山湖未來學校項目

我要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