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校園新地標—武漢大學卓爾體育館
瀏覽量: 收藏
武漢大學是一所中國著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也是近代中國建立最早的國立大學。學校坐擁珞珈山,環繞東湖水,武大櫻花每年三月中旬進入盛花期,被譽為"全中國最美的大學"之一。?
卓爾體育館簡潔內斂的建筑形式,汲取了武漢大學特有的文化特征,疊落的坡屋面形式與武大校園內歷史建筑的“孔雀藍琉璃瓦”相映成趣,實現“新、舊”融合,與環境和諧共處。
體育建筑設計專家:孫一民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過的主要項目:2008年奧運會摔跤比賽館、2008年奧運會羽毛球比賽館、2010年亞運會武術館、2010年亞運會省屬游泳跳水館、2010年亞運會柔道摔跤館。

—?總 體 設 計?—
武漢大學校園空間環境分析
?
項目所面臨的挑戰來自內外兩方面。對于內部功能,作為高校大型體育場館,需要在低能耗的日常運營條件下,在一個空間內滿足師生多種功能的不同舒適性要求,同時兼顧舉辦專業賽事的需求,并能做到迅速轉換。對于外部環境,中西合璧的宮殿式早期建筑群形成武大校園的獨特氣氛,為體育館建筑形象提出難題,場地南北存在約4米的高差,給項目建設帶來一定挑戰。
項目基地圖
應對策略
對于功能設置,日常使用功能從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出發,考慮師生人群的特殊性。主館定位為羽毛球館,各功能用房圍繞比賽大廳布置,包括瑜伽館、形體、健美操、武術、健身、乒乓球等專項場地。副館可容納兩個標準籃球場,日常使用中可根據需要調整為排球、室內網球等場地,并在大廳端部結合空間凈空高度設置攀巖區。北側地面停車庫,作為預留發展區域,可根據需要擴建為各類功能用房。大型賽事活動時,注重分區與流線組織,賽事相關功能位于首層,比賽大廳四周用房及南北側地面停車庫可根據需要,臨時轉化為輔助用房。集會或文藝演出時,可根據需要在主館比賽大廳長邊或短邊設置主席臺或舞臺,首層功能用房可轉化為后臺功能用房,比賽廳場地可根據需要布置觀眾座席。
對于外部環境整合,方案設計結合地形,以校園傳統建筑與山體地形和諧關系為參考,極力營造建筑與地形結合的主體形象。布局方案對周邊校園空間進行了積極的呼應,主館、副館與計算機學院在北側形成圍合的學生活動廣場,主體建筑與校園西門入口形成對景,使建筑成為校園的一個重要節點。利用場地高差設置二層平臺,解決人流疏散問題,同時在平臺下方滿足部分停車需求。建筑形象設計尊重校園歷史建筑氛圍,提煉和抽象校園宮殿式早期建筑的典雅形象,通過現代材料和建造手法,表現傳統建筑氣質,呼應現狀校園環境。以錯落疊級的大型屋面,把體育館融合進整個武大校園氛圍之中,同時不失其標志性。這一屋面處理,也為室內自然采光和通風創造良好條件。
總平面圖(上為北)
場地日照分析(本項目在紅色線框內)
?
—?主體空間自然采光設計?—
基地受周邊建筑遮擋小,使得體育館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條件。體育館主體空間借助屋面天窗進行室內采光,其中包括在屋脊上設置的采光帶,以及利用屋面錯落,在山墻一側形成的高側窗采光帶。兩者面積相加共1006.20 m2,達到屋面6496.87 m2的約15%。
體育館主館橫剖面
?
體育館主館縱剖面
卓爾體育館還是全國首個采用“智能天窗”的體育場館,屋脊采光帶采用威盧克斯智能天窗及智能控制系統,最多同時控制200個產品,可控制天窗和遮陽簾于任何位置停留,并提供編程自動控制功能。開放式系統解決方案控制模塊可連接至±24伏直流電源,并且可與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連接。
體育館主館天窗及智能控制系統
天窗配置有遮陽系統,可拉下卷簾以實現隔熱、遮陽和調光,同時不影響其正常開啟。天窗下方懸掛穿孔板,起到對入射光線的散射和過濾作用,避免室內炫光。
威盧克斯VMS智能模塊化系統窗
?
?
—?主體空間自然采光設計效果評估?—
自然采光參考標準
項目自然采光的效果評估參考《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50033-2013),湖北武漢屬于IV類地區,由此查得光氣候系數K取1.1,室外臨界照度值取13500 lx。評價自然采光效果的主要技術指標包括采光系數、采光均勻度,特定情況下還需控制影響采光質量的采光方向、直射光照射和眩光等,本項目重點考察室內體育活動場地的采光系數。
?
模擬方法
采用Ecotect分析主館和副館大廳室內光環境。Ecotect可以針對各種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環境作精確地分析和評估,同時給出包括采光系數、照度和亮度在內的一系列標準控制指標,采用全陰天模型(這是一種最不利的采光條件),適合于對建筑進行綜合采光評價。
?
結果分析
《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50033-2013)規定了體育建筑的采光標準值不應低于下表,本項目主要依靠頂部采光,因此采光系數達到1.0%即可滿足規范要求。
從模擬結果可見,對于本項目中體育館主館和副館比賽大廳,即使采用采光系數達到2.0%的標準,主館和副館大廳活動場地基本均能滿足要求。場地區域采光分布均勻,場地光環境滿足體育訓練和娛樂活動等多功能需求。從建成效果看,體育館主館和副館大廳光環境效果令人十分滿意。
?
體育館首層采光計算分析圖-DF≥2.0%部分(左漸變圖,右等值線圖)
?
—?建 成 評 價?—
武漢大學卓爾體育館已經完工,在2018年09月投入使用,場館為了既滿足賽事需求,又便于后期開展多種類體育活動,在不增加造價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對場館功能進行優化。充足的自然采光通風,平時不需要燈光就能滿足基本教學等需求,真正讓建筑實現環保、綠色、節能。
武漢大學卓爾體育館設計中,團隊基于對體育建筑自然采光的長期研究和實踐積累,結合高校體育館的多功能性,設置與之相匹配、靈活適應的采光策略,選擇合適的采光形式、構造和產品,設置光線調節裝置,采用智能天窗,適應不同使用模式之間的切換,有效保證自然采光設計切實改善室內光環境,提高室內人員舒適性,降低人工照明能耗。
體育館大廳室內照片(上為主館大廳,下為副館大廳)
自卓爾體育館建成以來,已承接多項大型活動。
2018年武漢大學秋季新生開學典禮在卓爾體育館內舉行。
2018年11月24日,第五屆校友珞珈論壇在這里開講,雷軍、陳東升、閻志向等著名校友成為主講人。
2019年10月,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Military World Games)-羽毛球比賽即將在這座現代智能的體育館進行。這是繼北京奧運會后,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體育盛會,是武漢承辦的規模最大、級別最高、影響最廣的國際盛會,同時也是武漢大學首次承接國際體育賽事。屆時卓爾體育館不僅能為參賽運動員提供專業、舒適的比賽場地,也能讓現場觀眾感受到它的綠色科技,未來將會承接更多室內單項運動的國際性大型賽事。
愛拼才會贏!“卓爾體育館”拼圖等你來戰!

武漢大學大學生體育活動中心(卓爾體育館)
攝影來源:楊超英、卓泓鐸、馬鐵軍
我要評論/留言